请告诉孩子:读书才是最容易走的那条路

   日期:2021-09-24     来源:今日头条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秋季开学后的“双减政策”,牵动着所有父母的心。 很多学校已经响应教育部的号召,新学期不再安排重点班、取消月考期中考、不布置作业、不公布考试结果和排名了。
秋季开学后的“双减政策”,牵动着所有父母的心。
 
很多学校已经响应教育部的号召,新学期不再安排重点班、取消月考期中考、不布置作业、不公布考试结果和排名了。
 
一番操作下来,减负势在必行。
 
其实,“双减政策”的初衷是为了缓解社会教育焦虑,让孩子养成学习自主性。
 
可偏偏政策出台后,很多家长和孩子直接滑入了“双减政策”的最大误区。
 
没有作业,没有考试,很多孩子产生了“怠惰心理”,一回家连书包都不打开,瞬间“放飞自我”。
 
有些父母两次三番管不听,也开始放弃治疗:“大家都不学,我的孩子应该也差不到哪去吧”。
 
要知道,后双减时代,减负担减焦虑但不减质量,可适当放松,但绝不能放纵自我。
 
以下这5个道理,请家长们及时告诉孩子,切勿忽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。
 
否则木已成舟才开始后悔,将为时已晚。
 
很多孩子都不明白,为什么父母一天到晚都在唠叨要好好学习?
 
答案其实很简单。
 
因为不好好读书的孩子,最后都在用青春买单。
 
纪录片《18岁的流水线》中,一群少年当初听信长辈说“读书没出息,不如早打工”,而早早辍学。
 
如今,他们在日复一日的流水线上每天工作11个小时。
 
节奏快到连厕所都没时间去上,即便手指被刀片挫伤流血,也要赶紧治疗回来继续工作。
 
流水线的工作内容重复且枯燥,而马不停蹄地劳作一整天,工厂给的饭菜只有一勺白菜,加一勺辣椒。
 
这是许多不读书,出来打工的人的真实命运。
 
23岁的权广彬在流水线上工作了近10年,每天黑白班轮着倒,全程站着工作。
 
但10年来,他的工资也不过从三四千,涨到了五六千。
 
因为没有知识,工人们辞职后的选择,常常是从一条流水线到另一条流水线。
 
这些年轻人当初信了“读三年书,不如闯一年江湖”。可如今导演问他们:如果再给你们一次机会,愿不愿意好好读书?
 
他们苦笑着,怅然若失地点点头:“会,我一定会。”
 
学习,永远是给自己学的。
 
书读好了,福报自然就来了。
 
这几天,河南有位男孩跟父亲抱怨,学习又苦又累,不想上学。
 
只见做厨师的父亲听到这句话,立马把孩子领到自己工作的后厨。
 
他让孩子一只手端着重重的铁锅颠勺,另一只手拿着写字的笔:
 
“端,你给我使劲端锅!你天天喊看书累,写字累。
 
我想让你知道知道,到底是锅重,还是你手里的笔重?”
 
孩子啊,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要学习?
 
你可知,今天你不吃学习的苦,明天你就要吃生活的苦。
 
而今天你多学一点知识,明天,就少说一句求人的话。
 
尝过生活的苦,方知读书的甜。
 
其实每个父母心里都清楚,读书考100分,上好大学,出人头地......
 
这些都不是学习的全部意义。
 
读书的好处,不止在于物质和成绩。
 
最近有一则新闻,看得很多人眼眶湿润。
 
九月开学季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来了一位特殊的同学邢益凡,他今年18岁,体重却只有18公斤。
 
在邢益凡6个月大时,他被确诊了渐冻症,身体发育也因此受到影响。
 
但他并没有自怨自艾,而是克服病痛,努力读书。
 
他中考以全校最高分考入吉林一中,高考以645分的成绩考入北航。在实现了自己的“小目标”后,面对采访邢益凡说出了他更大的梦想:
 
“我希望以后自己能做中国的'霍金',用知识去改变整个世界。”
 
疾病限制了他的身躯,却从未限制他的心灵。
 
在邢益凡的心中,有更广阔的世界等他去探索,有更崇高的价值等待他去实现。
 
那是书籍给予他的“第二人生”。
 
作家莫泊桑说:“喜欢读书,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,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。”
 
读书,虽然不能保证让人荣华富贵,但可以让人心灵有力量,灵魂有重量,熬过人生中一个个至暗时刻。
 
经常有很多家长告诉孩子,以后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 
但这一嘱托背后的真相是,只有懂得知识力量的人,才有胸怀去渡别人。
 
大家还记得那位北大保安张俊成吗?
 
27年前,他在北大西门当保安。
 
后来执勤时,他碰到一群外国人想进北大参观,不懂英语的张俊成发现自己一句话也说不出。
 
他不想被人看轻,开始自学英语,每天夜班都拿出书本大声朗读。
 
一位英语教授见到此情此景,便送给了张俊成两张听课证。从此之后,张俊成每天苦读到深夜,轮休就去上课。
 
1994年,他成功自学考上北大法律自考专科,并以专业课门门第一的成绩,拿到了北大毕业证。
 
真正实现了从北大的门外,走进了门内。
 
1999年,张俊成决定离开北京,回到家乡长治。
 
在长治他办了一所学校,招收的全是农村家庭的孩子。
 
20年的时间里,张俊成培育出了数千名学生。
 
而北大的许多保安也在他的激励下,考学深造,有人读了大学,有人考上了研究生,有人甚至当上了高校老师。
 
他不仅通过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,还以一己之力,成全了他人的人生。
 
读书,不仅让他明白了知识的重量,也让他拥有了兼济天下的胸怀。
 
如今这个时代,已经足够浮躁了。
 
人们不追科学家追明星,孩子不梦想成为老师,而是成为网红。
 
在这个时代,做一个能忍受寂寞,摒弃浮华,沉下心来读书学习的人,真的很珍贵。
 
当你拥有了阅读的审美和趣味,无论生活是顺境还是逆境,你都能在书籍中找到人生的避风港。
 
一位老人坐在路灯下,穿着简陋,捧起一本书。
 
你知道他虽身在世野,但心在苍穹。
 
一位工人在凌晨的街边看书看得入神。
 
你知道这道路清冷,但他的心灵富足。

很多人都会在生活中遇到坎坷,但主持人董卿曾说过:
 
“读一本好书,就好比擦亮一根火柴。它会在你疲惫困顿的时候,照亮你脚下的路。”
 
也许我们比安徒生笔下的那个女孩幸运,因为我们有很多火柴可以擦亮。
 
只要打开一本好书,就是一片明朗的天空。
 
后双减时代,提高孩子对读书学习的自主性、自律性,这一决定,很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。
 
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一定不能掉以轻心,放松警惕。
 
及时引导孩子的认知,让他们懂得读书的意义,与学习的重要性,并告诉孩子:
 
只有知识,是别人永远也抢不走的财富。
 
从今天起,与孩子一起成长,共同进步。
 
 
 
愿我们的未来都有书香常伴,活出更精彩的人生。

 
标签: 双减,读书
 
更多>同类最新资讯
0相关评论

热门国际学校 更多>>
国际学校选校升学网
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

地址:上海紫竹国家高新技术科学园区东川路555号6号楼7层 邮编:200241
电话:021-54830451/54830452
直线:021-54830497 传真:021-544296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