劳逸结合,一直是我们着重强调的一种教育方式,但现在的学生尚处于教育内卷化的漩涡中,每天睁开眼就是学习,睡觉之前想的还是学习,除了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外,家长还会额外的给学生们添加辅导班,特长班,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。学生面临着作业写到凌晨,每天补课、上学要么走在去补课、上学的路上

针对这一现象国家也是非常重视为学生减负,尤其是上文所说的双镜政策,大力度打击校外培训机构以及在职教师补课的问题,不难看出国家为了不让孩子们被沉重的负担压垮的决心,随之而来的还有另一个消息,让学生笑开了花。
“睡得比狗晚,起得比鸡早”就是现在学生的真实写照,身心俱疲,在学生身上同样存在。教育部一直根据学生和家长的一个状态在出台各种减负措施,虽然效果不太明显,但随着有关部门的大力监管,对于政策的落实把控的也越来越严格,时至今日,学生们终于能够缓解一些压力了。
教育部门最新消息:中小学生上课时间将调整,小学生上课时间改为8:20以后,中小学更是不能早于8点上课,这和之前的上课时间最长差出了一个小时,最晚差了半个小时,学生更是直言:终于可以睡懒觉了,起得比鸡早的日子结束了。

中小学生改变上课时间,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。对于中小学生来讲,能够多出一些时间可以让他们睡个懒觉,保证了孩子充足的睡眠,也能保证上课时间能够有充足的精力去投入到学习中,不然学生上课经常打瞌睡,学习效率无法提高。
对于家长而言以前7:00 、7:30就要将学生送到学校学习,这就意味着家长要提前至少一个小时起床来为学生们准备早餐,这下也能好好休息了,也能够在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,得到领导赏识。
教育部门的本质也是这个意思,让学生和家长都有一个充足的睡眠,能够保持好的状态。所以学生家长,学习是要终身学习的,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有一个好的身体,才能够更好地去奋斗,千万不要丢了西瓜捡芝麻。也要做好后勤工作,眼光放长远。

许多家长可能会担心,学生的上学时间有所调整,与自己上班的时间不匹配了,担心会对自己有所影响。家长不要只顾眼前利益,从长远角度来看,学生早到校睡眠时间不充足,虽然短期内确实看不出来影响,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学生们的身体,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。家长们的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,不也是为了学生能够接受好的教育,能够成为有用的人才吗?
上课时间延迟,许多学生刚开始无法很快适应这个节奏,很可能起得比较早,或者睡得比较晚,这就需要家长去帮助孩子尽快适应作息时间。更要为孩子做好榜样,早睡早起这件事情并不只是家长要求孩子要做到的,同样也要为孩子做出带头作用,不要经常熬夜,尤其是小学生的家长,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是非观念,也没有很好的自律能力,有可能家长熬夜,孩子就跟着一起熬夜,长此以往对这些身体正在发育的孩子来说,影响很大。家长不熬夜保证自己的睡眠质量,才能将精力更多的投入到生活工作以及照顾孩子的上面。

最后我想说:每个人对教育部门调整的作息时间都有不同的看法,有人觉得这个消息很好,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,也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敬意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。有的人却觉得:孩子上课时间推迟8点甚至8:20,家里老人年事已高没有能力照顾孩子,如果总是迟到最终会被社会所淘汰,父母其中一方没了经济来源,家庭条件又不是很好,还是就得不到很好的教育。
出现这两种不同的看法,也无可厚非,应所站角度不同,但国家发布这个通知初中也是从学生出发的,家长累死累活也是为了孩子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,起码最终目的是相同的不是吗?